2023/11/15

紫甘藍和米粉

(Ji choy yok sui my ton fan)

香港當地咖啡廳菜單:海藻豬肉鮮味湯米飯通心粉

 

在香港,除了廣東人之外,還有很多潮州人、汕頭人。我的很多朋友都是潮州人。尤其是上環地區,似乎有很多來自潮州、汕頭的人。

在香港,有許多供應潮州菜的餐廳。飯前,習慣將四到六個潮州瓷碗放在一個長方形的小盤子上,然後端茶,茶的味道很濃,很苦。潮菜調味清淡,多用海鮮,所以可能是適合日本人的調味料。

我記得小時候和父親在尖沙咀的一家潮州餐廳裡很喜歡喝這種苦茶。因為奧喬科又小又可愛。

我父親常點的菜是「Zi Choi Yok Sui Ho Jai Jock」:一道清淡的湯,裡面有海藻、小牡蠣、豬肉末和米飯。這是我最喜歡的菜餚之一,因為它清淡,但具有海鮮的味道和濃鬱的鮮味。

最近,我在Instagram上看到一位居住在香港的日本人發布了他在香港當地一家名為“Cha Chan Teng”的咖啡館吃的湯飯通心粉,我以為這是根據``。

這道菜的名字是「Zi Choi Yok Sui Mai Tong Fun」(zi choy yok sui mai ton fun):海苔和豬肉通心粉湯。這是一種用米飯和通心粉代替米飯的麵條湯,去掉了小牡蠣。當我看到它的那一刻,我對香港“茶餐廳”的驚人演變感到好奇。菜單變得越來越注重健康。

根據我的朋友介紹,最近的茶餐廳在室內設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。看來有很多地方都變成時尚的咖啡館了。

儘管我的母親在香港出生長大,但她從來沒想過要過去茶餐廳。所以我小時候沒進過茶餐廳! ! ! 人們普遍認為,只要你來自香港,你就可能會去茶餐廳,但這與常態相去甚遠。很多人,甚至當地人,都不去那裡。我認為特別有細菌恐懼症的人(例如我的母親)往往不會去。

我從朋友那裡聽到的另一件事是,骯髒的「茶館」已經不多了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原本給人髒兮兮印象的「Chaan-gu」變得越來越乾淨,食物似乎也進化得更加健康。

據說香港人有外出用餐的文化,這確實是事實,但現在香港的年輕人在時尚的咖啡館或星巴克吃飯是很常見的。年輕大學生在星巴克一邊喝咖啡一邊對著電腦學習的場景,與日本年輕人沒有什麼不同。

 

提示: 無添加的takuan和無添加的火腿為湯料增添了風味和濃鬱度。海藻可以加多少,但要注意不要加太多,不然會變成糊狀。

 

材料 (2 份)

湯料:

豬肉末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100克

蝦乾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0克

乾香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個

無添加生火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1片

無添加拓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20g

薑(切片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10g

熱水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600cc

海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適量

小洋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適量

沙丁魚萃取物 (Nampula)..1 湯匙

Irushi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適量

生菜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幾片

 

豬絞肉調味料:

鹽和麴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肉的10%

胡椒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2-3次揮桿

沙拉油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茶匙

馬鈴薯澱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湯匙

 

米飯通心粉:

米通心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00g

 

 <準備>

1.將豬肉末端調味。

2.將香菇放回切碎。保留再水化的液體。

3.將takuan切碎。

4.洗淨生菜。

5.準備熱水。

6. 依照包裝上的說明煮飯通心粉。

 

 <製作方法>

1.乾烤蝦米、豆庵、薑絲。香味出來後,倒入熱水和復水的乾香菇。

2.煮沸後,加入豬肉、乾香菇和火腿。

3.用沙丁魚萃取物和海參調節味道。嚐嚐吧。

4. 將生菜輕輕煮至半熟,然後取出。

5.最後,加入海藻。

6.將米通心粉放入碗中,淋上湯,汆燙一下,放上生菜,撒上小洋蔥,就完成了。

 


完才

烹飪研究員。香港出生。童年時期,他平日和祖母一起做飯,週末和愛好烹飪的父親一起做飯。移民澳洲後,結婚20多年後移居日本。擁有中藥國際廚師、發酵食品侍酒師、發酵生活顧問資格,對大中華及日本飲食文化有深入了解。目前在東京工作,向日本人介紹香港美食。

Instagram
@香港食譜

注意“食譜庇護所”
https://note.com/recipesanctuary

YouTube

食譜庇護所 食譜庇護所 食譜庇護所

 

津在東京 Prime Kitchen Labo

感謝您的評論。評論通過後即可查看。請稍等

發表您的意見

香港LEI是一本為女性和家庭設計的生活方式雜誌,旨在讓香港的生活變得更加愉快。

Translat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