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05/15

醬與醬
(施友仔)
(煮港式炒麵筋)

 

為了尋找藏王山的紅葉,我搭乘新幹線前往山形縣。第一次來山形縣時,我在位於宇前山邊站附近的「山吉,小菜和餐廳」吃了午餐,這裡位於山邊町附近,遊客很少。在那裡,我遇到了山形縣的特產「芋頭」。

我吃的芋頭裡有整顆芋頭、蒟蒻、蔥、牛肉、炸麵筋。調味料與壽喜燒類似。當我把炸麵筋放到嘴裡的時候,我的腦海裡就浮現出了在香港吃過的「燒油齋」的味道。為什麼距離香港2600公里的日本也有類似的食物?

「油醬」是「迴力味」的一種。 「賽加米」的意思是煮各種麵筋。 「齋」是指素食,「滷」指用醬油和香料熬煮食物的方法。在沒有冰箱的時代,「窯」被用來長期保存食物。

香港早在1905年就有素食餐廳。其中一間「小集雲素思」至今仍在營業。我們目前是第四代總裁,第五代也正在參與餐廳管理。 1920年代,香港精英階層對佛教的興趣日益濃厚,佛教餐廳紛紛開幕。其中有《頭源天宿食館》、《小祗園素齋館》、《佛斯玉彬》。

當時的精進料理味道平淡,對佛教徒以外的大眾沒有吸引力,因為有時人們覺得僅靠蔬菜不足以滿足口味。然而,「佛油麵」的靈感來自粵式鹹味,並使用各種麵筋在甜、酸、鹹、辣的醬汁中慢燉。其中,「醬油味」、「添醬油」(甜酸味)、「咖哩味」變得非常受歡迎,並成為深受佛教徒的喜愛,也深受其他顧客的喜愛,至今仍是精進料理餐廳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餚。

可以長期保存的賽家吉,像烤雞肉串一樣大量製作,裝在大桶裡,放在陳列櫃裡出售,供外賣。每次經過「齋婆」(佛教素食館)時,我都會買「齋戒」帶回家。雖然現在不太為人所知,但昔日香港的“九康鐵路”上也有賣“西昌味”。有新幹線等車輛銷售。有多少人記得連接九龍和新界的火車上有提供小吃?

日本的燒豆腐我吃過很多種,但我個人推薦用山形鈴木府的大和豆腐,因為它的口感和香港的差不多,而且煮起來不會散。 「齋戒子味」的口感富有彈性。湯底有煮過的食材,咬下去,汁水就嘩嘩地流出來。

 

小撇步:莧炒好後,煮至半熟,撈出瀝乾水分。更多味道滲透身體會更容易。

 

材料(2人份)

大和豆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20g

炸油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適量

 

[沸騰液體]

醬油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…….1茶匙

蠔油………….1湯匙

糖…………..……..……½湯匙

鹽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一點

海帶高湯….….…..…………200cc

融化的馬鈴薯澱粉………………適量

芝麻油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一點

 

<準備>

1. 將大和豆腐浸泡在水中約15分鐘以補充水分,然後擠乾備用。

2.鍋中倒入油,170度炸麵筋。

3.取出後,用熱水快速煮至半熟,擠乾水分,備用。

4.澆水匹配他們。

 

<製作方法>

在鍋裡將水煮開,加入小麥麵筋,煮至水蒸發。加入少許溶解的馬鈴薯澱粉使其變稠。最後加入少許香油即可。


完才

烹飪研究員。香港出生。童年時期,他平日和祖母一起做飯,週末和愛好烹飪的父親一起做飯。移民澳洲後,結婚20多年後移居日本。擁有中藥國際廚師、發酵食品侍酒師、發酵生活顧問資格,對大中華及日本飲食文化有深入了解。目前在東京工作,向日本人介紹香港美食。

Instagram
@recipesanctuary

注意“食譜庇護所”
https://note.com/recipesanctuary

YouTube

食譜庇護所 食譜庇護所 食譜庇護所

 

津在東京 Prime Kitchen Labo

感謝您的評論。評論通過後即可查看。請稍等

發表您的意見

香港LEI是一本為女性和家庭設計的生活方式雜誌,旨在讓香港的生活變得更加愉快。

Translate »